索引号: 1133080200262153XE/2025-0006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柯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成文日期: 2025-01-02
发文字号: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1133080200262153XE/2025-00060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柯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成文日期:

    2025-01-02

  • 文号:

  • 规范性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衢州市柯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73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5-01-02 19:48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

信息来源:办公室

信息来源:

分享:

方伟东(第三代表团)代表:

您在区第十届人大第三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全面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的议案》(第173号),区政府已交由给我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柯城区农污治理整体情况

柯城区涉及农村生活污水范围包括“两镇七乡六街道”(即石梁镇、航埠镇、万田乡、姜家山乡、九华乡、沟溪乡、七里乡、华墅乡、石室乡、花园街道、衢化街道、信安街道、双港街道、新新街道、黄家街道),受益农户43032户,现有农污终端个数390个(不含26个已纳入污水厂),总处理规模16086t/d。

截止2024年5月,柯城区农村生活污水行政村覆盖率94.37%;柯城区农村生活污水水质达标率为97.63%(24年6月),该指标由区环保半年认定一次。

二、2024年农污实施情况

截至目前,今年农污实施情况如下:①积极争取资金,有序推进建设。一是北片区两溪流域(EOD)国开行贷款续建项目,目前九华乡和万田乡两个片区已完成施工图设计,下步将推进施工招标;二是南片区计划实施项目,根据各街道乡镇反馈的群众反映强烈的情况摸排统计,启动沟溪乡五十都村、石室乡新东村、华墅乡柴家村和方家村、双港街道南村等5个村开展前期设计工作,目前除双港街道南村正在初步设计,其他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审查,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力争24年第三季度完成施工招标;②压实五方责任,强化工程质量。一是除了全面压实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运维单位的主体责任,第三方全过程咨询单位现场技术指导和督促问题整改;二是按照“建设一个、达标一个、验收一个、移交一个”的原则对石梁镇6个行政村(中央方村、小沟村、白云村、五龙村、麻蓬村、石梁村)和七里乡7个行政村(大头村、七里三村、沙龙村、上门村、少岭坞村、桃源村、治岭村)开展了验收工作,基本达到验收标准(少量需整改点位均完成整改),目前陆续移交运维单位中。③规范运行维护,健全考核体系。一是运维建立“半小时响应服务圈”,对应急问题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开展管网、设备等处理设施的定期巡检(至少每月4次管网沿线窨井是否正常,严禁漏水、溢流等现象,损坏严重的及时更换;管网中出现的漏、坏、堵、溢现象做到48小时内处理和修复完成);二是加强过程监督考核,采取随机抽查、月度巡查和半年考核的方式加大农污运维考核,目前定期每月巡查一次,24年已随机抽查4次,发现问题下发整改单,要求运维单位闭环整改;三是根据农污运维考核管理办法,联合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分局、寺桥公司等多单位对运维单位进行24年上半年农污运维工作的考核;四是定期联合乡镇(街道)进一步复核农村受益户数据,2024年7月也将按照运维半年度考核,再次复核农村受益户,确保受益户数据真实有效,保障长效运行。

三、下步工作计划

第一、加强标准引领,做细设计方案

严格按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计管理和文件编制导则》《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技术规程》等规范标准,做深做细做实设计方案,提高设施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充分考虑村庄的人口规模、生活习惯、污水产生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和设备。遵循应接尽接的原则,提升农污终端接户率。

第二、压实五方责任,强化工程质量

全面压实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运维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强化隐蔽工程验收;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强化管材检测检验;严格工程档案管理,强化资料精准完整。运维单位对照运维标准,参加建设过程并进行监督,对影响后期运维的问题及时发现并提出建议,确保“建设一个、达标一个”。

第三、规范运行维护,健全考核体系

督促运维单位按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评价标准》(DB33/T 1212-2020)开展标准化运维工作,制定详细的运行维护手册,开展管网、设备等处理设施的定期巡检;建立“半小时响应服务圈”,对应急问题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加强运维人员责任意识,岗位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进行专业培训,熟练掌握农污工程的工艺流程、设备性能和操作要求,提高技术水平和应对能力。采取随机抽查、月度巡查和半年考核的方式加大对农污运维单位的考核,每年预留5%运维服务费作为保证金,出现群众举报、媒体曝光、政府部门通报等情况予以扣除相关运维费用。

第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依托各部门、乡镇、村等组织,采取村广播、板报、宣传标语、公益活动、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对人为破坏污水处理设施的行为进行教育劝阻,拒不改正的依法进行处罚,通过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并动员广大群众自觉投身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长效管理中来,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氛围。

感谢您对柯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您继续为柯城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言献策。

衢州市柯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6月6日

人大建议:

一、存在问题

(一)规划设计方面

部分标准不高。设计时未能充分考虑村情村貌,设计不甚合理,缺乏整体理念,部分较早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其设计时就未达到规范标准,甚至少数终端出现进水口和出水口标高倒挂现象。针对性不强。针对地势不同、区位不同、农户分布情况不同的现状,设计时缺乏“一村一策”的考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出现“先天不足”,对后期建设运维埋下了隐患。

(二)建设质量方面

管线布设不合理。管线布设缺乏整体性、专业性和长远性,导致部分管线“建成之日就是瘫痪之时”,无法正常使用。部分管线口径小,难以满足生活污水排放要求,造成管网堵塞,污水外溢等现象频发。农户截污纳管率低。一方面群众纳管意愿不高,另一方面,因村庄布局规划调整,农民建房异址,造成部分农村生活污水纳管在下降。终端建设不合格。部分终端未安装格栅网,少部分过滤池不达标,极少部分终端污水直进直出,甚至出现管网进水口与终端出水口标高不匹配,污水根本进不了厌氧池,无法对污水进行处理。部分终端建设缺乏技术参数和简约化要求,出现过度占地。

(三)运维保障方面

存在“运而不实”。日常运维未建立常规工作机制,在栅渣清掏、污泥清掏、管网疏通等运维工作中存在不到位、不及时、不彻底,导致部分农村生活污水难以达标排放,且未能得到及时解决。缺乏数字化监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维管理各环节数据,包含远程监控,图像视频,运维监督,监察巡检,故障统计,治理报表,统计分析、考核填报、信息公开等,未上传省厅实时系统,无法实现数字化智能管理监控。

(四)监督管理方面

主体责任不到位。部分乡镇(街道)属地管理、指导、监督责任未能切实履行到位。部分行政村(居)未能积极配合做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和维护工作,特别是对设施运行中出现的违法行为不能得到有效制止。乡村两级对条例的宣传、民众的教育引导、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知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依法履职不到位。住建部门对负有运行维护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开展日常运行维护工作实施指导和监督未能有效依法落实。如部分农村管网缺少专人维护管理,一些老旧的终端多年得不到有效整治,却无人发现。财政部门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资金未能依法纳入常态长效绩效管理。审计部门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的经费使用未能全面依法开展审计监督。第三方运维公司——浙达水业也未能全面落实法律责任和合同约定。

二、几点建议

综合以上,建议在专题询问和整改方案的基础上,学习借鉴杭州市农村污水治理“五全”理念(“污水全收集、雨污全分流、处理全达标、资源全利用、监管全智慧”),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坚持“系统谋划、分类指导、全面治理、整体提升”的原则,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从“有”到“好和美”的转变,全域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为加快打造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和推进共同富裕作出贡献。针对着重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建议如下:

(一)进行高水平规划设计

严格按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计管理和文件编制导则》《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技术规程》等规范标准,做深做细做实规划设计方案,提高规划设计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充分考虑村庄的人口规模、生活习惯、污水产生量等因素,因地制宜谋划“一村一策”,配置合适的处理工艺和设备。

(二)进行高标准建设

严格按照《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方案》要求,有序推进提标改造工程建设进程;开展现有处理设施的动态排查,摸清管网破损、渗漏,终端老化等不能正常运行的底数,分期分批列入改造计划。全面压实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运维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强化隐蔽工程验收;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强化管材检测检验;严格工程档案管理,强化资料精准完整。运维单位对照运维标准,参加建设过程并进行监督,对影响后期运维的问题及时发现并提出建议,确保“建设一个、达标一个”。

(三)进行高质量运维

督促运维单位按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评价标准》(DB33/T 1212-2020)开展标准化运维工作,制定详细的运行维护手册,开展管网、设备等处理设施的定期巡检;建立“半小时响应服务圈”,对应急问题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加强运维人员责任意识,岗位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进行专业培训,熟练掌握农污工程的工艺流程、设备性能和操作要求,提高技术水平和应对能力。采取随机抽查、月度巡查和半年考核的方式加大对农污运维单位的考核。

(四)进行高效能监管

对照《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条例》,加强对各单位(部门)和第三方企业等的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管,出台考核办法,强化巡查督查;协调推动多部门联动,统筹形成监管合力。按照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数字化监管服务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建设要求,做好应用对接,做实前端信息采集设备和本级监管服务子系统的配套建设工作,及时、全面、准确完成基础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录入,强化数据分析和场景应用,构建区乡(街)一体联动,规划、建设、运维全流程管理,以及管理服务、监督检查、综合评价、辅助决策全方位赋能的数字化闭环管理机制。